渠道一:内容营销
内容营销的核心就是通过为客户带来价值的内容,影响客户,帮助客户,加速销售线索获取,让客户不断回到你的网站,促成成交。
所以内容营销是“加速”作用,并不是直接成单的方法,更讲求长期的营销作用,所以更适合长期建立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和个人。
内容营销的方式很多了,博客文章、白皮书、视频、邮件、分析报告等等,这些方式无一是能够让客户当下就能下单的,但是能让客户产生信任感和依赖,持续积累高潜客户,而且这部分客户回头率极高。
关于内容营销的几点建议:
- 重视内容质量。但凡是长期效应的手段,质量高的内容会持续出效果,没有时效性,所以质量比数量更重要。
- 内容话题发散获取。只有产品话题不够,多在问答平台找寻客户的需求点,也可以在业务交流上获取客户的偏好话题。
- 原创内容也可以不耗时。搜索引擎非常不喜欢抄袭和转载,花点时间看看同行的优秀文章,模仿其中的逻辑,做一些调研,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。写作可以交给外国的Freelancer。
- 多个平台互相链接。一些高品质的内容,可以选内容部分发到社交平台,把流量引到网站上。
- 定期更新。谷歌喜爱“活”的网站,长期更新内容可以促进网站排名,也能保证客户活跃度。
- 别怂,别追求完美。无需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出发,越早发布,越早获取流量。
渠道二:社交媒体营销
在社媒上分享内容、互动、推荐产品已经成了B2B企业自我推广的常见方法了。但我发现,很多企业容易在社媒运营的前期受挫,然后就放着账号不管了。
其实啊,社交媒体营销的核心,是社交,而不是媒体。
在销售漏斗中,社交媒体营销属于引起关注和促进兴趣的层面,酝酿客户印象,再引流到其他直接转化的渠道。
想做好,就要融入社交分享,而不是当作媒体一样宣传。如果冲着产品推销去,粉丝非但不买账,掉粉也是分分钟的事。
关于社交媒体营销的几点建议:
- 结合不同的平台特性做营销。平台就像流量池,每个池子的用户喜好不太一样。有个省事儿的办法,同一个内容按照不同平台的偏好做一些修改。
- 增加内容新鲜度。除了日常更新内容,当内容不够的时候,重复发布和转换内容形式也是有效的,比如一系列文章变成白皮书,文章数据变成报表等。
- 分析自己最受欢迎的内容。如果发现某类内容浏览量突出,可以针对那类话题拓展,或变更内容形式,提高再次传播的效果。
- 多语种营销。全世界起码有一半的国家是非英语国家,把内容翻译成小语种会是一个突破点。
- 及时回复留言。社交平台是一个速去速回的地方,取消follow很容易,真诚对待客户,早晚有回报。
渠道三:搜素引擎营销
搜索引擎营销主要包括SEO(搜索排名)和PPC(搜索广告),是独立站的两门必修课。即使其他渠道都舍弃,都不能舍弃这一个渠道,因为这事关人用互联网的习惯:信息搜索。
SEO比较好理解,一个网站要在虚拟世界被发现,不是天掉下来的,而是客户有意在搜索一些用词,这些用词触发了谷歌的收录,谷歌便显示它认为合适的结果给客户。这个过程就是自然流量。
那么如何让我们的网站更容易被客户搜素到,就成了SEO的任务。其中涉及的优化方法太多了,留到下次再说。
PPC不同,PPC就是人为干涉搜索结果,用广告的形式,推送到合适的客户面前。俗称付费流量。
关于搜索引擎营销的几点建议:
- 根据预算和效果时间选择。如果急着回本,PPC会是一个好选择,快速出单。如果不急,可以选SEO,三四个月后也可会有效果。
- SEO要坚持做。这不是回本的问题,是无形资产的问题。提高排名的过程中,你会有很多价值文章积累,这些将是你品牌的口碑。
- 重视用户体验。在最短时间内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,网站架构轻盈易用,就是搜索引擎的菜,也是客户的菜。
- 别忘了网站检测。这个需要一点后台操作能力,但也不难。
渠道四:电子邮件营销
怎么说呢,早期接触外贸营销时,我曾经对电子邮件营销不屑一顾,觉得这是一个十分老旧的营销方式。
后来才发现,年轻人不懂事。只要电子邮箱还是各大平台注册的工具,它就能成为销售线索。我们需要做的,是通过许可的方式收集潜在客户的邮箱,建立电子邮件列表,发送客户期待收到的内容。
我们这里谈的,不是平常我们收的那些垃圾邮件,而是维护客户的优质邮件。比如:产品样品、行业信息、资源赠送、免费工具、优惠券等。
关于电子邮件营销的几点建议:
- 别用免费邮箱。使用自己企业的企业邮箱,安全而且给客户信任感。
- 邮件主题老实写。越是想着吸引客户打开,越是容易被判断为垃圾邮件。多去了解规避方法,别埋没了你的好邮件。
- 邮件格式正式点。表明身份很重要,别为了吸引眼球用欺诈性的称呼。同时最好用企业个性化的设计,对阅读时长很有影响。
- 控制好发送时间和频率。
- 认真点做,别不当一回事。邮件营销生效时间不定,要出效果,就要踏踏实实做,摆正态度。如果连你都以为客户不会看的,那么客户是一定不会看的。
- 保持记录,月月优化。形成优化的工作习惯,不断记录邮件效果,积累成为自己公司的数据。